1.1
关于哈希表装填因子的问题。一组长度为11 的整形关键字为{11,21,12,34,43,45,54,65,67,78,89},通过哈希函数H(key) = key Mod 11 映射到长度为11 的哈希表中,装填因子为_____(A)
A.1 B.2 C.3
装填因子 = 数据总数/存储空间的长度= 11/11 = 1
装填因子 a 的定义知道,a=n/m 其中n 为关键字个数,m为表长。
2.1
26 mod 13 = 0
25 mod 13 = 1 ...12
72 mod 13 = 5 ...7
38 mod 13 = 2 ...12 因为12号位置被占用了,所以顺序来到了0位置,也被占用了,所以来到了1号位置
8 mod 13 = 0 ...8
18 mod 13 = 1 ...5
59 mod 13 = 4 ...7 因为7号位置被占用了,所以来到了8号位置,8号位置也被占用了,所以来到了9号位置
2.2
2.3
散列存储
又称hash存储,是一种力图将数据元素的存储,位置与关键码之间建立确定对应关系的查找技术。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:由节点的关键码值决定节点的存储地址。散列技术除了可以用于查找外,还可以用于存储。散列是数组存储方式的一种发展,相比数组,散列的数据访问速度要高于数组,因为可以依据存储数据的部分内容找到数据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,进而能够快速实现数据的访问,理想的散列访问速度是非常迅速的,而不像在数组中的遍历过程,采用存储数组中内容的部分元素作为映射函数的输入,映射函数的输出就是存储数据的位置,这样的访问速度就省去了遍历数组的实现,因此时间复杂度可以认为为O(1)
,而数组遍历的时间复杂度为O(n)
。
2.4
设散列表长度8,散列函数H(k)=k%7,用线性探测解决冲突,则根据一组初始关键字序列(8,15,16,22,30,32)构造出的散列表平均查找长度为什么是8/3呢?
0 1 2 3 4 5 6 7
8 15 16 22 30 32
以上是数据在散列表中的分布
计算如下
(1+2+2+4+4+3)/6=8/3
括号里那6个数,从左到右分别是初始关键字序列中的每一个所需查找次数,从左到右
线性探测就是一旦冲突,向后移动寻找新位置,8占了位置1,15%7=1,但被8占了,所以只能移到2,以后查找15时也需要比较2次,即比较位置1和位置2,位置1内容为8,不为空,然后比较位置2,位置2为空;16%7=2,但位置2被15占了,16只能移到位置3,以后查找需比较2次,22%7=1,但位置1被占了,向后移,位置2,3都被占了,结果最终移到位置4,以后需要比较4次,即从1开始比较,直到比较第4位置,共为4次,如此推理,可得结果
3
4
5